許多小伙伴在上班的時候,可能都會遇到這種情況,公司有自己的HR,卻把員工的社保完全外包給社保代繳機構代為辦理,那么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呢?
1、人力資源工作也許可以如下分解
戰略性HR
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認為,人力資源是組織中最有能動性的資源,是組織戰略不可或缺的部分,包括企業通過“人”來達到組織目標的各方面:要獲取戰略成功的各種要素,如研發能力、營銷能力、生產能力、財務管理能力等等,最終都要落實到人,落實到人力資源。
流程性HR
更偏重于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各個流程的落地執行,類似于“戰略”下切的各條關鍵流程線,例如:招聘、培訓、績效、考核、人才梯隊計劃、團隊建設……
事務性HR
也就是我們常說的“人事”工作,是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最基本、最機械、最容易標準化的,例如:勞動關系管理、五險一金繳納、計算薪酬、發放工資……
事務性HR是最容易被替代的,但它所花費的人、財、物卻不容忽視,涉及到的內容瑣碎重復、死磕手續和規范、強調時間和準確性(包括法律、政策、糾紛、檔案、工資、保險、稅收……),隨著公司規模擴大需要持續增加專事專人。
2、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外包的動因目的
雖然我們說企業選擇性地使用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是有利且有益的,但是,如果企業主對“外包”的認知還停留在“單純降低成本”,那么和外包服務商的合作將錯過很多“戰略性”意義。
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服務,除了“降低成本”(也許只是眼前的“蠅頭小利”而已),在企業的資源配置、體系建立、業務布局、風險規避等各方面都將成為強有力的支持方。
01、幫助企業搭建或優化人事框架
對于初創企業:外包服務商可以幫助他們盡快搭建起合法有效的基礎人事框架。
對于高速發展中的企業:擴張過程中碰到HR人手不夠、資源有限的情況,通過外包引入相應資源來補充現有人事結構的空缺或不足。
對于發展到一定階段需正規化的企業:有些企業由于客觀環境倒逼必須正規化(如融資、合并、上市等),但之前的不規范,且自身HR能力和格局都非常局限,通過借助專業的外包服務商來進行梳理和優化。
02、為全國業務型企業提供本地支持
對于在全國多地設置分子公司的:總部難以統一管理,當地HR人員的素質和穩定性也會影響員工及企業的利益,選用當地外包服務商(服務統一專業、數據同步共享)可以提高專業性和穩定性。
對于業務分布全國但沒有設置分公司的:業務分布多個城市但每個城市人員較少,不需設置分子公司或招聘專職HR,選用外包服務可以為企業及員工提供相當于專職HR功能的支持。
03、替企業轉化矛盾和風險
規避勞動糾紛:企業(實際用人單位)與業務外包員工(來自外包服務商)沒有勞動合同關系,避免了勞動糾紛的發生,節省了企業的管理資源。同時服務商作為第三方,其專業性、規模性和服務性助于化解勞動糾紛。
分散用人風險:企業選用業務外包員工“可進可退、能上能下”,“用人不養人”。外包服務商利用其在人事、勞資業務方面的優勢,幫助企業降低和分解了人力資源的投資風險。
04、助力企業成本外化,利益內化
降低管理成本:即使用人需求不斷增加,企業也不必增加專門的管理人員或機構對業務外包員工進行管理,由服務商完全承擔,大幅降低了管理成本。
降低常規性人力資源管理費用支出:例如,招聘廣告、退休資遣等。
降低用工成本:企業可以依據自身發展、崗位效益、市場工資價格等靈活調整工資標準,業務外包員工的支出成本比使用固定在編員工(工資只能漲不能降)大幅降低。
降低納稅成本:依《稅法》企業支付給員工的工資超出應納稅工資額部分需繳納企業所得稅。業務外包用工方式可以在維持相同工資水平的條件下,將工資和福利通過服務商轉發,其開具的發票可作為服務費直接計入生產成本,改變企業的納稅稅種性質,幫助企業改善生產成本核算科目。
降低改革成本:對需要改制和裁減冗員的企業而言使用業務外包用工方式可以將“硬性裁員”轉化為“軟性裁員”,對員工實現“換崗不下崗”,大幅減少了對改編改制員工的安置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