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獵頭網(wǎng)-中高級人才獵頭網(wǎng)站!服務(wù)熱線:400-1801-668 好獵頭   |   登錄 注冊

      把“惡名”留給自己

      添加時間:2017-11-26 23:59:50
      瀏覽次數(shù): 0
        文/趙元波

        春秋時代,當(dāng)了30年齊國大臣的晏嬰,是位著名的政治家。晏嬰經(jīng)常勸齊景公要愛惜民力,但齊景公卻總是擾民。

        有一次,齊景公強(qiáng)令民工造大臺,鬧得齊國民不聊生,眾百姓苦不堪言。正巧晏嬰出使回來目睹了這一情景,他馬上進(jìn)言齊景公不要造臺,齊景公總算同意了。晏嬰?yún)s不急于回家,而是立即趕到工地,催促民工抓緊干活,稍有懈怠,就以鞭子抽打。晏嬰罵累了、打累了,這才回家。他剛離開工地,齊景公的傳令官就到了,下令停止施工,民工解散,可以回去和家人團(tuán)聚了。民工一聽此令,齊聲歡呼,好像遇到大赦一般,高高興興地趕回家去了。

        生活中,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:吃了苦的東西,只要稍微吃一小點(diǎn)糖,就覺得非常甜。同樣的道理,晏子在齊景公下令民工解散之前,用更加嚴(yán)苛的方式監(jiān)工,把"賢名"讓給君王,把"惡名"留給自己,既糾正了君王的過失,又使百姓感受到了君王的仁義。